歐洲卡車模擬器2是市面上最流行的紓壓系駕駛模擬遊戲
同時也是玩家數量最多的,時不時都會站上Steam每日最多遊玩人數的前30名
得力於歐洲各處引人入勝的多樣城市景點風景,這遊戲對大眾的吸引力自然很強
這些卡車與美卡不同,很多車款在台灣的路上都能看見
儘管只是一個無聊的開車送貨遊戲,但就是有讓人開下去的魔力
↓單純的享受駕駛的感覺,呼吸遊戲帶給你的每一分沉浸感,簡單的快樂,輕鬆、紓壓、愜意...
本遊戲的物理模擬並未很深入,但力回饋的部份倒是中規中矩
設定上按照方向盤及個人喜好的不同,需要精心調整才會有最好的手感
一旦理解了力回饋設定中每個效果實際的影響,就能進行最佳調校
常見方向盤在歐卡上的表現
G29/G923:2.1~2.2NM扭力,依然可以良好的帶動方向盤。雖然麻煩了點,還是可以換大盤,踏板雖然只是電阻式,腳感挺真實。
T-300RS:3.9NM,皮帶驅動更順的轉動感,一樣可換大盤,踏板公差較大,控制起來不太聽話。
MOZA R3/R5:分別有3.9NM/5.5NM,需要很多設定才能有好的效果,可直接搭配自家的TSW卡車盤,踏板堅固好控制,可自行改裝彈簧/阻尼。
歐卡本身不需要很高級的方向盤就能實現良好的力回饋感受,因此傳統方向盤大王羅技G29/G923或Thrustmaster T-300RS均能開箱即用的享受遊戲。它倆的霸權已經10年以上了...在各方面開始顯老,例如齒輪的不順感、打齒聲,T-300的過熱問題,號稱快拆實為慢拆,這些缺點一直未能得到官方的改善,是肉中刺一般的存在。
時代悄然改變,R3/R5直驅方向盤的價格直接對標了G29和T-300,儘管設定麻煩,MOZA挾著新技術與更強的性能,近逼這兩個老方向盤的生存空間了。
力回饋設定之FLASHFIRE IMOLA(F107)
遊戲與這組方向盤搭配的非常好,各種效果都適切的體現,就算是使用預設值效果也不錯
可以快速設定完成然後開始享受完整的力回饋去送貨XD
方向盤程式設定
官方的Racing Wheel APP有提供許多基本力度設定
也有推薦的預設集,但筆者認為沒有必要
僅需把Spring Force關掉就好,打開的話會有一股很假的力量不斷想幫你回正方向盤
遊戲內設定
↓轉向靈敏度0.40是遊戲預設值,以極限只有900度的方向盤來說,搭配的非線性轉向0.50比較合手感
力回饋設定之MOZA R5
這組方向盤在預設值下展現的效果不甚理想,直驅轉動滑順的優勢在這裡反而讓方向盤滑到像是壞了一樣XD
在其他的賽車類遊戲中展現的強扭力與兇殘的迴轉速度,在這裡也非常鈍
整體效果不如齒輪/皮帶傳動方向盤(IMOLA、G29、T300等...)。需要經過許多調整後才能有較好的手感
方向盤程式設定
官方的MOZA Pit House中設定非常豐富,最大優勢是方向盤轉動角度設定可以到達最大2700度
在此建議設定為1440度(多數卡車的規格)便很能感受細微的方向操控和打很多圈的操作
轉彎後的方向盤迴轉刷過手心的行程也更大了,開卡車的沉浸感大幅提升
↓ 迴轉速度必須調到最高,機械摩擦也要調高
↓ 慣量主導了方向盤的重量,這裡拉到最大100
遊戲內設定
方向盤與力回饋
轉向靈敏度1.00,搭配非線性轉向0.00,在方向盤1440度設定下,達到與遊戲內動畫完美1:1連動
總體增益需要拉到150%才能有足夠的回轉感受
低速為中心設定30%, 20%應該也行, 可在低速時有單手快速旋轉的能力
引擎共振在MOZA R5非常清晰,最多真的只能開1%
地形表面是一個很強的效果,或許5~20%間就夠了(官方說明建議20%以內),能開20%是因為這個效果在直驅方向盤中不會出現G29或IMOLA那種打齒聲
駛過一些地面接縫或減速突起條時,與真車上的感受極為相似,非常好的沉浸感!!
卡車設定
煞車強度70%以內是必要的
回到駕駛模擬的導火線
在某日筆者看到一篇介紹歐卡的影片,被撩到...
加上當時筆者正處於模擬飛行的無感期
於是嘗試回到駕駛模擬的世界
在意會到沉浸感的關鍵是方向盤後,毅然入坑
也開啟了虛擬賽車手的人生,因此歐卡是一個導火的大媒介
物理模擬的不足
1.轉向
歐卡/美卡的物理系統基本一樣,但模擬上並沒有足夠的擬真度
遊戲中的物理問題最明顯之處在於無論速度快慢
方向盤雖然在高速下會比較緊,但都轉得動...
照理應該在高速下到達臨界,某個角度轉不動並應該失去抓地力
遊戲中有模擬轉向/煞車打滑,情況微乎其微
輪胎像是黏在地上一樣,此方面顯然過於寬容
2.煞車
再來是預設的逆天等級神力煞車,如前所述
有時在路口或下交流道時想些微減速,結果輕輕一踩就減速過多
車已經快停下來了XDD完全不需要提前煞車,就算是車重輕了好幾倍的小房車也不可能這麼極限煞車XD
基本需要把設定煞車強度調到很低才行
3.懸吊
在將車輛/貨櫃穩定度設定為0時(號稱最擬真?)
轉向期間車輛翻覆的機率卻反而過高
留下Reddit一篇真實卡車司機的看法供參考:
現實生活中的卡車司機,改善卡車物理性能的建議?: r/trucksim (reddit.com)
這位卡車司機建議把扭距開到最大,但這很吃方向盤,筆者偏好70~80
換檔後油門踩下都可以有相當明顯的右拉扭距,是個不錯的模擬
煞車力度降到最低(=50)或70以下是最好的
由於本系列遊戲是1/20的路段比例,有些路實際上太短太窄
車架穩定度/硬度那些的按需求設定在20~50應該是最好的
設為0似乎有點不切實際
★厲害的小東西-車窗
這遊戲可以以熱鍵操控的車內物件很多...
筆者來自於飛行模擬,早已習慣操弄大量的互動物件
以車輛來說,模擬的深度與數量永遠是我可以消化的
推薦各位一定要試試開關左右車窗,不只是開關好玩的
某些車的隔音特別好,關窗後很安靜
在下雨時打開也確實能看清外部,遊戲中對窗戶的聲音定位與外部聲音互動做的很好
不但開關多少、是左是右都能聽得出來,外面的聲音自然變大
彷彿我呼吸到了一些新鮮的空氣!!這絕對是遊戲中最令人驚豔的系統
結語
首發於2012年,遊戲憑藉其大量的附加內容與生活化的遊戲性...
已然是個超過10週年的老遊戲,但遊戲無時無刻不停的進化
老化的畫面、物件、音效,也馬不停蹄的一次又一次被翻新
常常可以靠這款遊戲放輕鬆,純粹享受小心送貨、操弄大車的樂趣
現階段無論官方或玩家群相當的活躍,希望能不停的壯大!!